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

既視感
4 min readAug 2, 2019

--

「生而為人,我很抱歉」,晚年川尻松子絕望地在牆壁上寫下這句話,隱晦地總結她一生努力的前功盡棄,同時也悲觀的暗示著即便她瘋狂的走向與《人間失格》書中大庭葉藏相反的道路,但關於人生的悲劇結局,兩者並無二致。

《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》(以下簡稱《松子的一生》)故事出自日本小說家山川宗樹之手,內容描述一名極需被愛,但卻又無端被愛拋棄的可憐女子川尻松子悲慘的一生。電影版本由中島哲也執導,雖劇情走向大致相同,但片中刪減了包含大量性愛場景在內的關於松子生命中的悲慘細節,取而代之的是融合導演慣有影像風格,以歌舞片式的絢爛、繽紛場景,建構出如童話般與悲慘生活相反的想像世界。

「若知道了罪的反義詞,也許就可以抓到罪的實體了。」太宰治如是說。意思便是,假設我們能夠精確地找出無罪的定義,那麼關於罪本身是什麼,答案或許便呼之欲出了。

對此,一如罪與無罪的對立,中島哲也在電影中也塑造出一組相似的正反關係,挪用了太宰治的思考模式,藉由松子生命中的茫然失措,定義何為失去自我,從而試著抓住以愛為名的歸屬實體,進一步辯證人們存在的意義。至此,「生而為人,我很抱歉」這句話,便不再只是松子對於自身無用的一種厭世推託之詞,同時也是對於社會中,人與人之間那種亟欲抽離卻又不自覺越陷越深的無奈表達哀悼。

仔細觀察松子一生對於歸屬的追求,猶如文明社會進程的發展般,也隨著年紀的增長,分成了若干階段。小時候的松子,因為父親較費心照顧臥病在床的妹妹之故,被冷落的她從而對自身存在產生懷疑。她試著博取父親關注,擺出鬼臉逗父親發笑、依照父親的期望安排人生,但到頭來卻落得一場空,不僅父親偏心妹妹依舊,慣性以搞笑取悅他人、處理衝突的模式更讓她在職場中惹上麻煩。最終松子心中的幻想泡泡硬生生被戳破,這是她追求歸屬過程中的第一次失敗,她決定離家出走,至此正式的開啟她悲劇的下半生。

第二階段的松子,試著揮別過往,不再天真地活在別人理想中,而是以利益交換的方式,換取他人的注目,藉此獲得自身的歸屬。期間她曾愛上落魄作家、當過編輯情婦、甚至出賣身體成了泡池女郎。但在賺進大把大把鈔票,以為能夠買到別人真心的同時,沒想到利益交換竟有保鮮期,期限一到,便會被無情甩開。松子又再次迷失,這是她第二次失敗,這次她決定用暴力的手段,終結這病態的一切。

在利益交換不可行的情況下,第三階段的松子,開始追求純粹的愛,但諷刺的是,一如過往,在糖衣褪去後,過度偏執的付出與佔有,竟無形中造成別人的壓力與恐懼。此時,曾經捨棄的過往回頭絆了松子一跤,讓決心付出自己全部、為此捨棄所有,為別人而活的松子,再一次的被拋棄,再一次的迷失,至此她不再相信任何人。

最後,在現實世界屢屢失敗的松子,一頭栽進名為娛樂的虛擬世界。她把自己關了起來,開始瘋狂迷戀偶像,蒐集全套周邊,甚至寄信給偶像表達愛意,期待童話故事能就此成真,自己能被接受,從此幸福快樂。只是這樣的一廂情願,終究也是徒勞無功,到頭來松子什麼也沒追求到,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個人。

總結松子悲劇的一生,起因不外乎是來自於她對歸屬感病態追求。過分寄情他者的結果,使她如飛蛾撲火般,雖然飛得義無反顧,但終將導致毀滅,亦無法真正獲得幸福。雖然將她的一生放置於電影整體的架構下,或許便可以藉此明確定義迷失,從而看輕歸屬的實體。不過,現實狀況如松子,卻無法如此客觀、超然地看待人生,只能以肉身去嘗試。而諷刺的是,她在落得粉身碎骨之後,才發現歸屬其實一開始就存在,也從未消失,只是她被自己病態的執念所蒙蔽了,她就這麼錯過了她曾經擁有的簡單歸屬。

但這過程徒勞嗎?我想倒也不是,一如歸屬的正與反,迷惘也存在著暗與明,至少它維繫了什麼,才讓我們明白這一路上是多麽迷惘,也才知道歸屬會是什麼。

「這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。儘管,對於人類,我滿懷怯懼,但卻如何也無法對人類死心。於是,我依靠著「搞笑」這根細繩,維持住了對人類的一絲聯繫。」 — 《人間失格》

--

--

既視感

喜歡坐在海邊丟石頭,因為電影多少習慣了這個世界。